国产纪录片,拍出了自己的《漫长的季节》

国产纪录片,拍出了自己的《漫长的季节》

有贯穿全季的「男主」,有伏脉千里的故事线,交叉蒙太奇玩到飞起,你说这是纪录片

叨叨一开始是不太相信的。

作为B站出品制作的首部「连续」职场观察纪录片,站内评分高达9.9的《人生海海》将镜头对准海底捞双管店长徐斌,和他管理的三里屯新8店与88店员工们。

面对两家店经营下滑、可能被评级为C级门店的困境,在总导演韩经国最初的设想中,这会是一个英雄挺身而出的励志故事。

但现实远比预期的戏剧冲突要「狗血」:拍摄开始仅仅三周,徐斌便因为种种原因交店,镜头记录下徐斌遭遇职业生涯滑铁卢的残酷瞬间。而在店长下台激起的千层涟漪中,有人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平衡选择,也有人事不关己只谈风月。

不仅故事惊心动魄,《人生海海》的呈现手法也颠覆你对于纪录片的想象,交叉蒙太奇的剪辑能够看到诺兰《记忆碎片》、卓别林《摩登时代》或是黑泽明《罗生门》的影子,徐斌与双店150多名员工的命运如何,悬念一直铺陈到第6集结尾。


而跳出镜头之外,《人生海海》的主创团队也在沉浸式经历过山车般的体验:做一部前无古人的纪录片「新物种」,显然要顶着多方压力。有过灵光闪动、为创作而兴奋的狂欢时刻,也一度陷入创新内容与常态认知的质疑螺旋。

“这个项目从立项到播出,每个环节都是奇迹。”千言万语,有时候抵不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越来越多网友因为《人生海海》而涌入海底捞,甚至专门去打卡徐斌的门店,也许这是此刻韩经国最想表达的:“不是宣传片,不是宣传片,真没拿一分钱。


拍着拍着,

「男主」没了

“记住这个摆台的姑娘,后面会考。”

这是二刷、三刷纪录片的网友,回到第一集留下的弹幕提示。在《人生海海》中,类似连续剧草灰蛇线的趣味无处不在:第二集与海底捞气质格格不入的职场新人陆佳颖,第三集的服务组担当王兴艳,第四集为爱奔赴千里的小情侣张莉莎和冯甲科,原来在开篇都出现过。


在徐斌的故事里充当NPC的他们,在平行世界摇身一变成为主角。正如第四集「爱的多重奏」中,开会宣布自己交店的徐斌如坐针毡的当晚,张莉莎与冯甲科正在就着微醺的夜色甜蜜约会。

不仅悲喜两重天,面对事业与爱情的平衡,他们之间的认知沟壑远比“我的个神”与“我了个喜羊羊”的口头禅代沟要深得多。


这种世界的参差或者世事的无常,正是B站纪录片制片人王志强想要做《人生海海》的初衷。策划过《人生一串》《第一餐》《生活如沸》等众多项目,他发现美食纪录片往往陷入「个性店主/厨师+有趣食客」的套路,但实际生活中人们去吃大一点的餐厅,更容易接触到的是服务员,“可能很多人会把他们当做工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看待,但我觉得他们也有故事,也值得被讲述。”

确定想法后,王志强与韩经国将服务员的观察场域放在了餐饮界的服务标杆海底捞。

“过程中我们一直和品牌强调不拍宣传片,只拍能真实呈现普通劳动者生命段落的纪录片。当然,像其企业里“双手改变命运”的这种价值观可以放进来,因为它不只是海底捞的价值观,也是中国人普世的价值观。”


「玩点不一样的」,是王志强和韩经国最初就一拍即合的点。

策划《人生海海》时,两人都在看美剧《熊家餐厅》,“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看过的餐厅剧,一拨人从陌生到熟悉,经营着一家餐厅慢慢向好,有点职场又有点一家人的状态。我们就觉得这种偏剧的呈现手法,纪录片能不能尝试一下?”

既然要拍「连续剧」,得先找到合适的「主角」。

在北京实地采访多家海底捞店长的过程中,韩经国最终锁定徐斌的原因,除了他所管理的两家店距离更近、方便拍摄,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因素在于徐斌长得有观众缘,在鱼龙混杂的餐饮江湖摸爬滚打十几年,依然保持着敦厚朴实的底色,“一个善良到不可思议的人,”韩经国觉得。


只是命运的齿轮不按常理出牌,去年7月29日《人生海海》正式开拍,没过多久,8月22日,徐斌突然交店。

《人生海海》总制片人张昊,同样被这个变故搞得措手不及。

“很多观众会问有没有剧本,因为太drama了,但很显然,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没有能力控制这么大个企业的人事变动。”张昊现在还记得王志强给自己打电话时的震惊,“他说徐斌可能要离职了,我说啊?咱们平台内部好不容易立项,你是在跟我开玩笑么?”

“冷静下来之后,肯定是问海底捞总部怎么说。老韩他们沟通的结果是那边格局非常高,说你们如实拍摄、如实记录就好。”

诚然从记录者的角度,突发事件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徐斌下台的那个晚上,他中途消失了四个多小时,再出现就是与狮子家族族长王斌一起召集门店核心员工开会。「卧底」海底捞的导演组在上午提前收到一些风声,韩经国火速从杭州飞回北京,组织两组拍摄团队集中拍摄这次临时的会议,然后兵分两路,一组人马跟随徐斌回住处,另一组人马继续跟拍张莉莎和冯甲科的睡衣约会。


回忆当天的拍摄,韩经国的直观体验是「像疯了一样,因为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韩经国的内心,则需要面对职业素养与伦理道德的拉扯。“继续拍摄,我们站在道德的角度肯定心疼他,打心眼里希望他好,但不拍,我就没有做好我的工作。”

那晚跟随徐斌回到宿舍,这个职场失意的中年人褪去往日的活力,只剩疲惫、狼狈与落寞。看到他默默流泪的样子,韩经国选择结束了拍摄,并在后续成片时做了唯一一次主动修改——拿掉徐斌最狼狈难堪的瞬间。


不止是事业,徐斌的生活也在39岁迎来新的变化。而这个「意外」,某种程度上是由《人生海海》带来的。

因为要拍摄徐斌家里的鸽子,去年夏天他带着导演组回到故乡云南弥渡,距离上次回家已经时隔半年。后来在与张莉莎的聊天中,徐斌自曝老婆刚刚怀上了三胎,无论莉莎还是监视器后面的整个摄制组都惊呆了。

如果说重复是人生的常态,从「拍鸽子」到「生孩子」,徐斌被镜头记录的这三个月大概是一首变奏曲。2024年跨年夜,也是他作为88店店长的最后一天,徐斌坚持到凌晨5点下班,用温柔对抗世事无常,用「向前看」的心态迎接2025年的太阳照常升起。


「人生如戏」,

全靠剪辑?

几乎每一个看过《人生海海》的观众都会好奇:这样一部电影质感的纪录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从表层来看,有拍摄手法的变化。王志强提供了一个镜头设计上的细节:相比传统纪录片中近景居多,《人生海海》拍摄人物时采用影视作品常用的面部特写和大特写,关注人物细节反应的变化与情绪表达


“比如一个人正说着话,我要反打到听他说话的人,很多纪录片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不说话时的表情和状态,空镜与长镜头,我们强调都要有,这是视觉上造成的剧感。”

从底层逻辑来看,对于主题和叙事结构的预设,是保障片子即便遭遇意外也不会失控的关键。

围绕徐斌管理双店到参加抱团大会的主线,提前确定好6集的主题方向,“从制作技巧上来讲,就是我假想了一根羊肉串的签子,每块肉是一个主题,现场拍摄时发生了新事,我们就把签子从钢签换成竹签,羊肉串的瘦肉换成肥肉。但整个结构在开拍前其实是非常完整的,6集主题留存率超过60%。”


导演组也曾设想过拍摄徐斌管理的双店竞争,韩经国告诉叨叨,要根据既往了解的素材,先做好一个80分的保底内容。“如果你赶不上大故事,至少还有一个不难看的片子,如果碰上了(意外),那就后期再想办法。”

而素材源自扎实的调研。拍摄前,《人生海海》的导演们提前下到海底捞门店体验服务员生活,办健康证、做岗前培训、与员工一起同吃同住。为了拍摄和随时开会,摄制组还在三里屯附近租了两个宿舍给技术人员,“每天拍完都一两点了,有时候还要通宵,回家不方便。”

在一个多月的调研过程中,完成对双店一百多号人的采访,这无疑是最沸腾而丰富的社会观察切片。


他们中间很多人足够年轻。从离职勇闯横店的追梦人,到暑期打工的名校高材生,有些人干了两三天就离职,倒不是为了整顿职场,“像陆佳颖这样做几个月算是坚持时间长的,”韩经国坦言。“很多年轻人没有想到会这么累。”

门迎,领位,上菜,唱生日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后,导演们拖着灌铅的腿回到宿舍,还要写完当天的调研报告。几周相处下来,海底捞的员工把这群新「同事」当成了自己人,导演们甚至被拉进大家闲聊八卦的小群,掌握着这个小小江湖人事与情绪变动的一手消息。


比如为另一半奔赴千里的纯爱战士冯甲科,他进店的时候《人生海海》已经开拍,按理不会进入主叙事的视野。

“知道这个人,是店里的人主动告诉我们,张莉莎的男朋友突然入职了,但是不在一个店,我们就赶紧和他聊,确定人物拍摄线索后,更改当集的原有设置,这些都是临时起意。”

有趣的人物有了,「人生如戏」70%的技巧来自于后期。比如第2集「走出新手村」交叉呈现陆佳颖的职场成长与徐斌下台的大事件,黑白与彩色的影像区隔,参考与致敬了《记忆碎片》正序与倒序的结构。


“非线性(叙事)是被剧情化叙事的结果反向倒推要求的,”韩经国认为,“反复玩弄时间线,反复跳转,会建立你的某种‘像是电影’的观感。”

对于后期导演,韩经国提出了几个要求:一是要有自己的「小伎俩」,从桌面电影到默片效果,包括第4集陈姨变陈会琼的人名包装条细节,每位分集导演需要给自己的片子融入巧思;


二是需要想清楚每个主题下人物的核心转变是什么。“英雄胜利,人物成长,或者与家庭和解,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核心观看感受区别是,剧情片一定会给你呈现人物变化弧光。”

三是后期大纲需要精确到逐字逐句的颗粒度,足够详尽,才会找到剧情有节奏感的控制。在韩经国与王志强的印象中,除了第3集和第5集,其余四集都经历过全盘推翻级别的修改与重剪。尤其是作为开篇定调的第1集「三里屯没有原鸽」,“到最后已经是H copy了,每次都不是小修改,而是一个版本更迭。”


边摸索边学习边总结,《人生海海》的后期制作是「超级好玩」与令人兴奋的过程。

“所有人都在不断尝试,它变成了某种带有狂欢色彩的创新。”韩经国感慨,“这种创新的机会放到现在是太难得了,我们团队里每个人都从主观上想抓住,因为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了。”

他分享了一个令自己眼眶红润的瞬间。“那会儿和Yam(王志强)疯狂在改第一集,片尾背景音乐换了十几首还是不满意,我和后期导演说要找管风琴教堂音乐这种富有神性的东西,结果竟然真的有管风琴版的卡农。”

配上第三夜尾声徐斌和夜班经理杨露忙碌一宿的剧情,卡农响起的一瞬,韩经国眼泪已经涌出来了。


“卡农作为一种曲式,它就是在不停的对核心旋律进行重复和模仿,这是复调音乐的编曲特点,而我们这一集的表达正是螺旋与重复。不管从音乐的空间感、情绪还是表达全都对上了,当时我们后期机房大家都‘疯’了,特别开心。”


成年人的世界,

也可以有崩溃

看完《人生海海》,叨叨去了趟海底捞双井店,今年5月刚刚由徐斌接手。

在工作日下午人员萧条的富力城,海底捞已经算是相对热闹的场所。一句「斌哥在么」的问询像是接头暗号,你会收获店员更加灿烂的笑容,以及徐斌为每位慕名而来的观众准备的丰盛果盘。


叨叨去的那个下午,刚从外地开会回京的徐斌尚未到店。作为社恐i人,我们一边略感局促地感受着海底捞情绪拉满的氛围,一边也忍不住留意每一位服务我们的员工:他们叫什么?他们吃过饭了么?在标准化的微笑服务背后,他们在想什么?

这许是观看《人生海海》的后遗症,日常生活中沦为符号或工具的服务员,在片子里有了鲜活的形象与表达。

第3集「桌间的卓别林」里,为小朋友递上母亲节鲜花的王兴艳,挂念着远在千里之外自己的小女儿,月薪十万的A级店长杨云晓依然骑着电动车,焦虑着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别人眼中的捞面宗师李耿,一边灌下治腰痛的中药,一边冲击「岗位之星」四连冠,因为只有丰厚的奖金才能解决生活困境。


他们都把精神状态最好的一面,留给了来海底捞的顾客,而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隐于沸腾的火锅与寂静的夜色。饱满的情绪输出往往存在着隐藏的代价,对于这群经常被忽视的劳动者生存境遇和心理健康的关注,是韩经国想要探讨的主题

分集导演老豆一开始是有些不同意这种预设的,“输出情绪就会遭到反噬”,是不是导演组高高在上的假设?但在海底捞采访调研并担任门迎的过程中,他却从自身的真实经历感受到了这种预设的局部——在连续不停地唱了7次生日歌之后。前3桌是正经过生日的,后面4桌是喝多了凑热闹的。

“我彼时彼刻一点都不快乐,我还要祝你快乐,”韩经国形容这种别扭的感受。“门迎也好,服务员也罢,一天站12个小时以上,脚底板已经痛的不行了,还要情绪非常饱满地唱歌、与客人互动,而你又明确知道对方不是过生日,只是凑个热闹。”


但回到这一集的表达中,韩经国说,“我们并不想探讨这种服务本身的合理性,我们也没有资格去讨论这个话题。因为它存在了很久,并形成了群体认知,所以大概率它是合理的。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会对服务员本身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

弹幕中,不少网友提到“人的异化”,但这并非《人生海海》想要讲述的内容。

“没人能把海底捞讲清楚。我们将海底捞看做一个培养皿,想要观察其中每个‘细胞’的生长变化,”张昊认为。“比起宏大叙事,我们想聚焦于职场观察。徐斌、刘业英或者王兴艳,他们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同事或者我们自己本人么?我们每天面临的也是这些,昨天开会还被说这个月的指标没完成,老板问我你准备怎么办,我不跟徐斌一样焦虑么?”

顶着多方压力,《人生海海》终于在5月底正式上线,面对少量网友没看完就判定为“海底捞高级软广”的质疑,夹缝中求生的主创们有些一言难尽与百口莫辩,“观众怎么骂我们片子都能接受,说我们是海底捞宣传片,这真的很委屈。”

不过这些情绪的涟漪,终会被时间抚平。《人生海海》中,徐斌所在的狮子家族族长王斌,在开篇仿佛冷酷无情的反派,但随着故事展开,大家会发现他对徐斌和其他家族成员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是真正大家长般的存在。


没有谁是所谓没有「坏人」,只有对待工作处理方法和态度不同的人,这才是「戏里戏外」的常态。

“不管怎么样,能播出来我们还挺庆幸的,”张昊觉得。“更要感谢每一个接受我们拍摄、愿意分享自己人生经历的人,他们都是可爱而伟大的。”

对韩经国来说,最大的成就感是徐斌这个人终于有了名字。“过去是‘把你们店长叫过来’,现在大家会问‘斌哥在不在’,还有陆佳颖、刘业英们,如果大家看完片子对服务行业的从业者稍微多了一些尊重和理解,这其实就是挺成功的一件事情。”


一些「野望」

在《把自己作为方法》的对谈中,人类学家项飚曾提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等级高低,「而是月照千湖,每一个湖里都有自己的月亮,靠这样构造一个共同性。」

「月照千湖」的概念被韩经国引入《人生海海》最后两集中,当王斌、徐斌、刘业英从不同地方带着不同的心情奔赴海底捞抱团大会,不论评级是A还是C,他们都是这个庞大系统生态下的一部分,也需要遵从游戏规则。

但他们依然拥有作为个体「小宇宙」的自洽:师父王斌一边张罗着杨哥成立家族的大事,一边不忘给徐斌尚未出生的孩子买件童装;元老级员工刘业英几经沉浮后,拥有了喝手冲咖啡的松弛,甚至笑着调侃将镜头对准自己的导演,「你要学会偷懒」。


而徐斌仰望着自家天台上盘旋的鸽子,也少了几分纠结,多了几分释怀。

《人生海海》播出后,韩经国与王志强收到不少来自业界和网络舆论上的积极反馈:「像看了一部长电影,每个故事都无比动人」、「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纪录片了」。

“我们做了一部自以为是作品的东西,这个过程挺过瘾的。”眼看着这个项目从无到有,张昊明白他们身上肩负的压力。

“作为大环境里的一两只动物,我们没法改变生态,只能进化自己去更适应环境。做‘连续’的有趣的纪录片,能不能吸引到看短剧、综艺和短视频的用户?没做成的结果,可能不单是一个项目,而是未来某个题材品类就失去了机会。”

用不输于影视剧的好看叠加真实底色,为纪录片打开增量市场空间,同样是韩经国的期待。


站在创作者的角度,他很感谢B站的包容,“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这样的东西了,这对平台而言真得需要巨大的魄力。”

在这样的环境支持下,《人生海海》主创团队勇敢做了一次忘掉成本,名利与得失的「原鸽」。——可能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们想为纪实+趟出更多可能性,因为“有更多纪录片从业者参与进来,这个行业才能慢慢好起来。”

在叨叨用餐结束准备离店时,徐斌出现了。他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圆脸大眼和镜头里看着一样极具亲和力,只是因生病而略哑的嗓子痛失夹子音。

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今年4月出生,公司批准他多回家看看。徐斌在自己的朋友圈将《人生海海》做了置顶,新接手的门店经营状况刚刚有了一点起色,每天也都有因为看纪录片而专程赶来的客人,他就挺高兴的。

充满挑战与未知的生活仍在继续,徐斌已经找到了属于他的「安全出口」。人生海海,屏幕前的我们,也会在从徐斌们的世界路过后,继续打起精神、为自己的人生纪录片书写更多难忘与「值得」。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 2025 yingkutv.vip  E-Mail:984484000@qq.com  

观看记录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 在线短信轰炸机|免费短信轰炸机|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电话轰炸免费 免费电话轰炸 在线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机2021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电话轰炸 永久免费轰炸 呼死ni在线试用 短信轰炸机 在线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电脑短信轰炸机 软件破解免费使用在线试用 在线云呼 云呼网页版 呼死ni网页版 呼死ni破解版2021 云呼免费 云呼破解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轰炸 三网机主 支付宝机主 查档狗 婚姻记录查询 云呼官网|呼死ni|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云呼官网 呼死ni 稳定的极速呼叫系统 短信轰死你在线试用 轰死你在线试用三分钟 轰炸机在线试用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轰炸网站试用 短信轰炸机网页版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呼死你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免费电话轰炸 免费轰炸机 轰炸系统免费版 轰炸免费网页版试用 电话呼炸机免费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云呼试用三分钟|云呼网页版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呼死您软件在线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免费短信轰炸|免费轰炸手机|手机免费轰炸|电话轰炸免费 费电话轰炸网页版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轰炸手机 超级云呼 呼吧云呼 爱酷云呼 最牛云呼 极速云呼 专业代呼 电话代呼 云端呼叫服务平台 云呼首页 云呼网页 云呼网页版 领先的极速追呼系统 云呼网页版 电话云呼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试用三分钟 米酷CMS影视 米酷CMS源码 免费影视源码 影视源码免费 免费轰炸机|短信轰炸机免费|免费短信轰炸机|免费电话轰炸|轰炸机免费版 免费轰炸机 短信轰炸机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机 免费电话轰炸 云呼免费网页版试用 云呼网页免费版 云呼网页版 云呼在线试用 爱酷云呼 呼吧云呼官方 安卓云呼 大嘴巴子云呼系统 极速解析 极速影视解析 vip视频在线解析 极速无广告视频解析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轰炸自助下单网站 短信网页在线轰炸 号码轰炸机免费版 试用3分钟轰炸网站 永久免费轰炸电话网页版 短信轰炸机网页 在线短信轰炸机 免费短信轰炸机 云呼电话轰炸机网页版 云呼破解 呼死你软件破解版 短信轰炸机app 云呼 2021 免费电话轰炸 电话轰炸免费 短信轰炸免费 免费短信轰炸 免费呼死你 呼死你免费 #20320;软件破解版 呼死你app 三网定位 三网机主查询 全家户籍查询 名下手机号查询 免费网站源码 网站源码免费 苹果cms免费模板 免费影视源码